设计尺寸一直都是设计师最热衷讨论的问题,讨论到最后结论总是一个死板的尺寸,很少有人去讲也真正明白背后的逻辑。今天的设计杂谈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设计尺寸背后的逻辑以及设计尺寸如何去定义。希望之后在大家的交流中不要再去纠结我的设计尺寸究竟应该是多少?还是那句老话,耐心看完,你一定有所收获~
我先说结论,常见 B 端设计稿尺寸建议采用 1440×820,因为去除浏览器顶部页签以及地址栏高度 80px,因此高度上为 820px 而不是大家常见的 900px
设计尺寸从何而来
相信很多 B 端产品设计师都是从 C 端产品中转型而来。想要搞懂设计尺寸的基本逻辑,我们先搞清楚大家熟悉 C 端产品的情况。在移动端设计尺寸上的定义,我们只需要考虑 iOS 设备与安卓设备之间分辨率的区别。而在目前,大多数移动端设计稿都是采取 iPhone 12 尺寸即:375 x 812 的分辨率
(这里就不讨论什么物理分辨率以及设计分辨率等内容)
因为移动端也会存在多个分辨率的情况,我们针对其他不同的尺寸,通常采取简单页面一稿适配多端,只针对核心页面进行多分辨率的适配。上面我们算是理解了作为移动端的分辨率的基本情况。而设计稿的尺寸是从何而来?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在移动端设计稿的尺寸会从以前的 iPhone 8(375×667)转移到 iPhone 12(375×812)呢?
我个人认为会有以下几点:
1. 主流性
由于 iPhone 12 类的手机尺寸占比逐年增高,早期的 iPhone 8 的分辨率已经不再合适现如今手机的屏幕尺寸。因此决定分辨率尺寸的第一个因素便是这个分辨率的市场占有率。由于手机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大多数手机的屏幕比例都演化成类 16:9 的尺寸,因此参照 iOS 的生态下,我们的设计稿就会有如此的转变
2. 兼容性
作为移动端最为基准的设计尺寸,它一定要具备兼容性才能成为基准的尺寸。兼容性即能够通过该尺寸进行向上、向下的拓展,方便在一些主要页面中多尺寸的设计,比如:iPhone X 的尺寸,可以进行拓展成为 iPhone 8、iPhone 12 Pro Max 以及各类安卓端产品。减少设计稿因分辨率所带来的差异性
设备数据推导设计尺寸
搞清楚了移动端的逻辑,我们再去思考一下桌面 WEB 端的情况呢?
因为 B 端产品的特殊性,在互联网中的分辨率数据只能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比如百度浏览研究院的数据),更多对于尺寸的定义还是来自你用户使用的设备。比如我们在一个针对销售的 CRM 系统中,销售使用的场景有两种:
一种是销售需要经常外出拜访客户,移动办公场景为主
另一种是在公司办公,通过电话的方式对客户进行办公,主要是固定位置进行办公
首先通过用户访谈了解到大多数销售都是采取移动办公的形式,因为销售需要对不同的企业进行登门拜访,拜访完成会跟进一些销售记录。因此对于电脑分辨率会相对较小。对其分辨率的数据埋点得知,分辨率以:1440×900、1366×768 两种为主。第二种场景下,用户以 1920×1080 分辨率为主,主要是市面上的办公显示器多为 24 寸即 1920×1080然后想要去寻找作为设计稿的尺寸也与移动端一样,需要满足:主流性、兼容性两种不同特性的需求。因此在我的设计稿中,会采用 1440×900 的尺寸,因为它更容易兼容且更为主流
OK,我再举一个反例,在我之前做过的一个线下诊所系统中,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是配备的 24 寸显示器,分辨率也都为 1920×1080。
因此在尺寸的选择上就没有必要去一味的选择 1440 这一尺寸。
对于浏览器的适配
首先显示器的分辨率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实际设计尺寸,就像在 iPhone 的设计稿中,会有 StatusBar 的存在,会预留上半部分空间
因为目前,大多数 B 端产品都是通过浏览器的方式进行呈现,大家也都知道电脑的浏览器中(Chrome 浏览器为主),还会存在页签高度以及当前网址、书签栏(书签栏大多数是隐藏的,因此不算进内),而想要真实了解设备中一屏的高度,就还需要对上面的分辨率尺寸进行处理:
电脑分辨率 – 页签高度 – 网址栏 – 书签栏 = 设计稿真实高度,即:1440×820 尺寸进行设计
因此想要让自己的设计稿被前端进行完整还原,就必须将浏览器页面当中的很多因素考虑进去。类似于我们去设计移动端的小程序,他也会有顶部固定的区域进行展示。大家可能不太清楚页面当中高度的逻辑,这里为大家提供了 Figma/Sketch 的设计模版,方便大家进行研究查阅。
Sketch 模板通过附件下载即可。